-
上海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上海市
主要研究方向:上海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开始筹建,2011年7月通过评估正式挂牌。本中心最初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凯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2015年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心发展吸纳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作为共建单位。随着凯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业务调整,2016年退出该中心,同年为了完善本中心产业化力量吸纳上海博璞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共建单位。本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同时设立技术委员会指导本中心工作。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唐勇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心主任姜标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钱旭红院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绿色化工工程中心主要职责:1)化工企业绿色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通过绿色环保产业化工艺开发为化工企业提供源头控制的环保安全生产方案或通过三废处理方案开发为化工企业提供从后端补救的方案等解决目前我国化工产业因为安全及环保压力面临的关停并转局面;2)发挥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科研方面的优势,通过新产品开发或高端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提升我国化工产业布局,提升目前面临的低端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局面;3)发挥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大型仪器平台方面的优势为化工企业提供高品质测试和技术服务,此外本中心还建成国内独居特色的润滑油检测平台、生物摩擦平台、微通道反应平台等。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在多个工程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1)无汞氯乙烯产业化技术,为我国履行禁汞公约,氯碱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中心与德州实华联合推进20万吨示范线建设即将竣工试车。2)低粘度茂金属PAO基础油产业化技术:本中心和山西潞安集团合作开发的茂金属催化剂生产PAO项目,采用绿色工程中心自主研发的茂金属催化体系为核心技术,以潞安集团的煤制油α-烯烃为原料,生产高品质的低粘度mPAO基础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润滑油行业对关键原料的 迫切需求,适应先进制造、军事装备和高端仪器的润滑需求。
-
上海市微量有机成分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省级上海市
主要研究方向:上海市微量有机成分分析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服务,填补目前上海市乃至全国在该行业所进行快速、准确、高效微量有机成分分析服务的空白。该平台依托上海有机质谱中心内部高性能质谱仪,化学科技资源,和专业科研团队,实现专业特色优势,该平台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设计个性化的技术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多元化服务,高效优质完成有机微量成分的分析服务,该平台还可通过直接分离和化学合成获得有机微量成分标准品,为相关领域分析提供标准品及对照品。
-
上海市化学化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省级上海市
主要研究方向:上海化学化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联合支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承建的化学化工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第一批加盟单位。2004年开始,平台作为上海市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基础单位之一开始对外提供服务。截止到2022年12月,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4万人。平台以化学化工信息及其处理技术为主要服务资源,面向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相关行业领域,可以提供化学化工数据分析服务、数据检索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和化学化工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服务团队由上海有机所陈维明教授领导,包括9名专职技术服务和管理人员,其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平台服务团队人员稳定,所有工作人员都连续在职超过10年。 平台服务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中高级职称占全部人员的100%。
-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上海市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开展对金属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及反应性能。研究金属-碳键,金属-氢键等的形成及其化学转化。开拓导向有机合成反应的金属有机化学,发展新的金属促进的高选择性催化反
-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上海市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医药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为化学生物学。实验室集成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等技术手段,研究探索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